亚博体育入口-亚博体育网站
提到新西兰,或许人们最为熟悉的,是这里优美的环境。《魔戒》选择了这里作为拍摄地,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它常年排名前三,更被称为“世界最后一块净土”。而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新西兰人的骄傲,也是新西兰的象征。
然而新西兰人的环保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早期对环境的碰坏造成了大量污染,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一直摆在新西兰人面前,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的“拯救马纳波里湖运动(Save Manapouri Campaign)”起,民众参与、抗议;政府制定环保政策、设立专员监督、建立国家公园;环保组织发挥作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多个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多项国际公约,并通过国内立法予以落实。
可以说,新西兰对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的关注与坚定不仅使自身走上了一条自然和谐的发展之路,也使其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独特的地位。
同时,由于近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多边进程所遭遇的一系列挫折,联合国主导下的气候变化治理道路前景扑朔迷离,全球气候治理走到了十字路口。《巴黎协定》如何坚持原有的发展轨道并达成预期效果?我们是否应当重新思考气候治理的策略? 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可以更好地联合各国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社会的力量,来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
8月30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将举办公开活动,特邀请《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联合主席、新西兰气候变化执行大使Jo Tyndall女士,与我们共同评估《巴黎协定》的实施前景,反思当前制度框架,并探讨新的气候治理路径。
活动信息
2017年8月30日(周三)
15:00 - 17:00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
英文(有同声传译)
注册参会
研讨嘉宾
Jo Tyndall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联合主席,新西兰气候变化执行大使。她曾经担任新西兰气候变化大使和新西兰外交和贸易部2010年-2016年驻联合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2014至2015年,她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署副主席,代表“西欧及其他国家”区域小组。
张海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全球环境与气候政治、中国环境外交研究和联合国问题。兼任商务部贸易与环境专家组成员、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齐晔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他的研究专注于中国的气候变化、环境、能源、自然资源和城市化政策。近年来,他主要从事中国的低碳发展研究,包括出版年度报告分析中国如何平衡其经济增长和环境挑战。
会议议程
15:00 – 15:05 欢迎致辞
齐晔,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15:05 – 15:20 主旨发言
Jo Tyndall,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联合主席,新西兰外交和贸易部气候变化执行大使
15:20 – 16:55 讨论与问答
主持:
齐晔,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讨论嘉宾:
Jo Tyndall,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联合主席,新西兰外交和贸易部气候变化执行大使
张海滨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16:55- 17:00 结束致辞
齐晔,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欢迎大家参加会议!
本文暂无评论 - 欢迎您